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脊柱侧凸与先天性畸形 > 斜颈
编号:13744752
推拿治疗小儿斜颈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健康博览》 201210
     引言:小儿推拿历史悠久,是中华医药学的一绝,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不用服药和打针,孩子容易接受。其作用原理是医生根据病情,以不同的轻柔的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从而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小儿推拿适合6个月以上、9岁以下的孩子,3岁以下的孩子进行效果最好,年龄越小推拿效果越好。小儿推拿不仅能治病,而且还具有保健作用,可以增强小儿的免疫能力,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是许多药物不可及的。

    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又称先天性斜颈,原发性斜颈,民间俗称斜头、歪脖子。是由于产伤、胎位不正和宫内发育不良等原因造成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所致。患儿常在出生后被发现颈部一侧有梭形肿块(有的经半年左右肿块会自行消失),以后患侧胸锁乳突肌逐渐挛缩紧张,突出如条索状,继而头部倾斜,若不及时合理治疗,畸形会随年龄增加而加重,并严重影响外观形象,以至于对患儿的心理及对未来的工作及婚姻都有影响。

    ◆主要症状

    头向患侧歪斜、前倾;下颌及颜面部转向健侧;主动或被动的下颌转向患侧的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受限。

    ◆兼症

    患侧胸锁乳突肌处可出现块状物或条索状物;少数病人可出现眼睛和面部的不对称;少数病人还可出现一侧代偿性胸椎侧弯。

    排除其他疾病。比如颈部淋巴腺炎,眼性斜颈,颈椎结核,颈椎和颅脑畸形,自发性环枢椎脱位,痉挛性麻痹,损伤性斜颈,反射性斜颈。

    推拿治疗小儿斜颈的具体操作步骤

    推揉法

    患儿仰卧位,不用枕头,术者坐在患儿头前方,采用滑石粉作为介质。用食、中、无名指三指揉推患侧胸锁乳突肌处5分钟,以舒筋活血。重点在块状物或条索状处。

    拿捏法

    体位同上,术者用拇指、食指指腹捏拿、弹拨患侧胸锁乳突肌往返5分钟,以松解其粘连。

    牵拉法

    体位同上,术者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顶,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肩部牵拉倾斜,逐渐拉长患侧胸锁乳突肌,幅度由小渐大,在生理范围内反复进行10~20次,以改善恢复颈部活动功能。

    旋转法

    体位同上,固定患儿双肩,在上法基础上,术者托住患儿头部向患侧肩部旋转10~20次。

    接着再重复操作第一步。如伴有颜面部不对称及胸椎侧弯,可配合局部治疗。

    【注意事项】

    1、手法宜轻柔,局部用滑石粉做介质;

    2、拿捏时要有软硬劲,注意避开患儿的气管;

    3、牵拉旋转时宜轻柔,哭闹的孩子不要与之对抗;

    4、家长平时可用轻快柔和的手法在患处按揉放松。

    本病应早发现,早治疗,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可不留任何畸形。一般20 次左右即可治愈,疗程为3个月。本法采用“推揉、拿捏、牵转”六字法,轻缓柔和、渗透力强,安全无任何副作用,可使患儿免于手术之苦,易被接受,临床有效率可达95%,方法简单,易于学习和推广应用。, http://www.100md.com(汪芳俊)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脊柱侧凸与先天性畸形 > 斜颈